

近些年来,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急剧萎缩,曾经强盛至极的空天军也随着军费缺乏而迅速衰落。这也导致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为了生存而外流。其中不乏一些有数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,甚至是参加过车臣战争的“兵王”。这里面,就有不少人选择来到了中国民航企业。
首先,中俄两国关系融洽,并不会像北约国家一样对俄罗斯飞行员产生国别歧视。很多俄罗斯军人能在中国感受到相当的友好。
其次,中国民航公司实力雄厚,给出的工资都相当高,根本不是俄国内的水平可比。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, 包括俄罗斯飞行员在内的许多外籍驾驶员,都来到中国谋生。
而对于中国来说,这些俄罗斯飞行员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进步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飞机出行的方式。因此,民航企业也面临这高水平飞行员的巨大缺口。
俄罗斯飞行员来到中国后,仅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,就能适应中国民航的需求。而且相比于驾驶军用飞机,这些兵王开起民航飞机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。尤其是那些上过战场的老飞行员,大场面见多了,遭遇险情时更能沉着应对,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。今年5月川航发生的险情已经告诉我们,拥有一名经验丰富的机长,是何其重要。
但也有国人认为,从俄罗斯航空的历次“壮举”来看,俄国飞行员的胆子是不是太大了一点?各种雷暴台风天气的强行起降,着实让人捏了把汗。
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,之所以俄罗斯航空事故率居高不下,并非老飞行员的驾驶水平出了问题。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俄罗斯航空的机型老旧,隐患太多所造成的。同样是受限于经济水平的原因,俄罗斯民航里在飞的机型,有很多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飞机,比如伊尔-62、图-154等,可靠性完全不能与现在的波音、空客相比。甚至连艺高人胆大的俄军飞行员,都害怕驾驶这些老飞机。出国谋生,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。而中国也成为了首选地。
此外,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,也并非机长能决定的。外籍飞行员到了中国,自然要按中国民航的规矩来。